忆旧游 题鲍问梅西湖感旧图
晕生绡一碧,树影湖光,者是西泠。烽火连三月,怪图中丝柳,都减春情。
故乡几回飞梦,随雁度南屏。甚踏雪桥荒,栖云径冷,愁说重经。
飘零共千里,况鲍老伤心,刚赋芜城。对酒商归计,问孤山何日,蜡屐同登。
瘦梅定应相识,遗鹤隔烟迎。怕戍角吹寒,沙边误却鸥鹭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看到朋友鲍问梅画的《西湖感旧图》后,触景生情写下的感怀之作。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战乱中对故乡西湖的思念和漂泊在外的愁苦。
上片先描写画中的西湖美景:绢纸上晕染出一片碧绿,树影与湖光相映,这正是记忆中的西泠(西湖一带)。但紧接着笔锋一转——战火已持续数月,连画中的柳丝都失去了春日的生机。这里用"怪"字带出疑惑,暗示战火摧残下,故乡早已面目全非。
后几句写梦中思乡:多少次梦见自己像大雁一样飞过南屏山(西湖十景之一),但醒来想到现实——踏雪桥荒芜,栖云径冷清,连重游的勇气都没有了。"甚"字引出深深的无奈。
下片转到现实处境:自己和鲍问梅一样漂泊千里,鲍老刚写过哀叹扬州战乱的《芜城赋》,此刻对着酒杯商量归乡之计。问孤山(西湖景点)何时能再一起踏着木屐游览?料想孤山的瘦梅应该还认得自己,白鹤也会在烟霭中相迎。但最怕听到军营号角声惊散沙洲的鸥鹭——暗喻战事阻碍了归乡之约。
全词妙在虚实交织:画中景、梦中景、回忆景层层递进,用"柳减春情""桥荒径冷"等意象浓缩战乱创伤,最后以"怕戍角"作结,留下战火阴影下的无尽怅惘。语言看似清雅,实则字字含愁,展现了文人面对家国变故时细腻深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