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枕屏
轻煤一曲染霜纨。小屏山。有无间。宛是西湖,雪后未晴天。
水外几家篱落晚,半开关。有梅花、傲峭寒。
渐看。渐远。水弥漫。小舟轻,去又还。野桥断岸,隐萧寺、□出晴峦。
忆得孤山,山下竹溪前。佳致不妨随处有,小窗闲,与词人、伴醉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江南的山水画卷,像用淡墨在白色丝绸上晕染出的屏风画。开篇用"轻煤"(淡墨)和"霜纨"(白绢)点出素雅的基调,屏风上的远山若隐若现,让人联想到雪后初霁的西湖,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朦胧美。
中段笔锋转向具体景致:傍晚的水边村落,篱笆半开半掩,寒梅傲雪而立。视线随着小舟在弥漫的水雾中渐行渐远,野桥、萧寺和晴日山峦依次浮现,这些景物既有实写(小舟、野桥),又有虚写(隐现的寺庙),构成流动的视觉体验。突然插入"孤山""竹溪"的回忆,打破时空限制,让画面多了层次感。
结尾点出创作主旨:生活中处处有诗意,文人雅士对着小窗赏景填词、饮酒醉眠,就是最闲适的雅趣。全词通过屏风画与现实景物的交融,将冬日萧瑟转化为清雅意境,体现文人以平常景物寄托高洁情怀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