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龙门山
群峰郁回环,一水作襟带。
水势无朝昏,峰形转内外。
中有龙门山,屹立此其最。
飞泉喷岩来,百尺银练挂。
幽谷神龙都,深潭老蛟大。
风雨倏晦冥,知是阴灵会。
有时云气清,石壁洒飞霭。
毛发森高寒,心口咤险怪。
牵江忽一束,于此作渀湃。
仰见苍崖高,顿使奔川隘。
长年颜如灰,稍纵即狠狈。
千篙出谷口,震荡不敢话。
虽惬搜险情,已蹈临深戒。
活酒聊自斟,回头发长喟。
水势无朝昏,峰形转内外。
中有龙门山,屹立此其最。
飞泉喷岩来,百尺银练挂。
幽谷神龙都,深潭老蛟大。
风雨倏晦冥,知是阴灵会。
有时云气清,石壁洒飞霭。
毛发森高寒,心口咤险怪。
牵江忽一束,于此作渀湃。
仰见苍崖高,顿使奔川隘。
长年颜如灰,稍纵即狠狈。
千篙出谷口,震荡不敢话。
虽惬搜险情,已蹈临深戒。
活酒聊自斟,回头发长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乘船经过险峻龙门山的震撼体验,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类的渺小。
开篇用"群峰环绕,江水如衣带"勾勒出山水相依的宏观景象。随后聚焦到龙门山——这里最高耸的一座山,用"飞泉像百尺银链"、"幽谷住着神龙"等夸张比喻,把静态山水写活了,仿佛进入了神话世界。
中间部分通过天气变化(突然风雨、云开雾散)和身体反应(汗毛竖起、心跳加速),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山水的变幻莫测和摄人心魄。特别是写到江水突然变窄、崖壁高耸让奔腾的江水变得狭窄时,用视觉挤压感传递出惊险。
最后用船夫"脸色发白"、"出谷后还不敢说话"的细节,反衬出这段航程的凶险。诗人虽然满足于探险的刺激,但也后怕地想起"临深渊要小心"的古训,喝完酒回头望时发出长长叹息——这声叹息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劫后余生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部迷你冒险电影,先展示奇幻景观,再上演惊险片段,最后留下耐人寻味的余韵。最打动人的是诗人不掩饰害怕("毛发森寒"),又忍不住追求刺激的矛盾心理,这种真实感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鸣。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