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赐潘司农龙眠拂菻妇女图

拂菻迢迢四万里,拂菻美人莹秋水。
五代王商画作图,龙眠后出尤精致。
手持玉钟玉为颜,前身应住补陀山。
长眉翠发四维列,白氎覆顶黄金环。
女伴骈肩拥孤树,背把閒花调儿女。
一儿在膝娇欲飞,石榴可怜故不与。
凉州舞彻来西风,琵琶檀板移商宫。
娱尊奉长各有意,风俗虽异君臣同。
百年承平四海一,此图还从秘府出。
司农潘卿拜赐归,点染犹须玉堂笔。
天门荡荡万国臣,驲骑横行西海滨。
闻道海中西女种,女生长嫁拂菻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来自遥远国度"拂菻"(东罗马帝国)的美人图,充满了异域风情和生动的细节。

开头四句交代这幅画的来历:画中美人来自四万里外的拂菻国,眼睛像秋水般明亮。这幅画最初由五代画家王商所作,后来经过宋代画家李公麟(号龙眠)重新绘制,更加精致传神。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画中场景:美人手持玉杯,面容如玉,仿佛观音菩萨转世。她长眉秀发,戴着白色头巾和金环。女伴们围着一棵树,背对着观众逗弄孩子。一个小孩在膝上撒娇想飞起来,美人故意不给他石榴(这个细节特别生动)。

接着描写歌舞场景:凉州舞曲伴着西风,琵琶檀板变换着曲调。虽然风俗不同,但侍奉尊长的礼仪是相通的(这里暗指中外文化虽有差异,但尊老爱幼是共通的)。

最后八句转到现实:如今天下太平,这幅珍藏在皇宫的宝画被赐给司农潘卿。诗人认为还需要翰林院的妙笔来题跋。结尾想象万国来朝的盛况,提到传说中西方有女子国,女子长大后都嫁给拂菻人。

全诗通过一幅画,展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图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异国风情,又巧妙地将画面与现实联系,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生活化的细节描写,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画中人物的鲜活神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