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题李艾山先生像二①首 其二
最震伤心,二十馀年,不见吾亲。
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
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
像惟三益传神。
恰刘子、兹图亦写真。
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
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⑴。
记临终有托,累公弱息,没身不负,勖我先人。
思旧情深,矜孤谊重,几载从游若饮醇。
今回首,叹骑箕去后,忽判多春。
像惟三益传神。
恰刘子、兹图亦写真。
看霜髯雪鬓,丰标如在,苍松乱石,笔墨犹新。
补景为谁,妇翁吴老,也向重泉结比邻。
题词罢,对一天风雨,百感酸辛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为好友李艾山的画像题写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感慨。
上阕开篇就用"最震伤心"直击人心,点明二十多年见不到已故亲人的痛苦。接着回忆临终托付的往事:李艾山曾受托照顾作者的孤儿,始终没有辜负这份责任,还鼓励作者继承先人遗志。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如同饮醇酒般令人沉醉。如今回首,友人已驾鹤西去,恍然间已过去许多春秋。
下阕描写画像栩栩如生:画中李艾山须发如霜雪,风采依旧;背景的苍松乱石笔墨清新。特别提到补景的是作者已故的岳父,如今两位老人都在九泉之下作伴了。最后写题词时的场景:面对满天风雨,百感交集,心中酸楚难言。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画像的鲜活与现实的永诀形成强烈反差。用"饮醇"比喻深厚情谊,用"风雨"烘托哀思,既表达了对逝者的追念,也透露出对生死离别的无奈。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友情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