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其一 万佛造像

汉时伊阙,有佛家摹样,镂琼镌玉。
一叶一花参妙相,万亿化身西蜀。
璎珞分明,毡椎细腻,塌碎苔斑绿。
访碑人到,惜无铭赞堪读。
回忆寺枕江滨,塔留铁像,黔志曾编录。
护法沙门缘底事,笑倒如来金粟。
古锦盛囊,妙香凝纸,翠墨光盈目。
王孙辇去,郁林载石同不(碑为王莲生取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百字令》描绘了一处古代佛教造像遗址的沧桑之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历史文物流失的惋惜。

上阕开篇点明地点(洛阳龙门石窟)和主题(佛像雕刻),用"镂琼镌玉"形容雕刻之精美。接着用"一叶一花参妙相"的细腻笔触,写佛像的庄严与精妙。但后文笔锋一转,描写如今佛像已残破不堪("塌碎苔斑绿"),访碑人找不到铭文可读的遗憾。

下阕转入回忆,提到寺庙、铁像等已消失的文物,用"笑倒如来金粟"的诙谐表达对文物遭破坏的无奈。最后点出文物被权贵(王莲生)强行运走的现实,用"郁林载石"的典故暗讽这种掠夺行为。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既有对古代艺术成就的赞叹,又流露出对文物破坏流失的痛心。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如璎珞、苔斑)营造画面感,最后以典故收尾,含蓄地表达批判态度,展现了文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复杂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