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生活中最真实的循环与无奈。
前两句就像两个不断切换的镜头:树上花开了又谢,路上人来了又走。用花开花落比喻时间流逝,用行人匆匆暗示人生聚散无常。这种自然景象和人间百态的并置,让人瞬间感受到生命在重复中变化的韵律。
后两句笔锋一转,直击人心:从早到晚的忧愁催人老去,可人生百年里,又能经历多少次这样的轮回呢?"三台"可能指人生的重要阶段,也可能暗指命运起伏。诗人用"几度"这个反问,道出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我们以为漫长的岁月,其实经不起几次花开花落、人来人往的消磨。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最平常的意象(花、行人、晨昏)搭建起一个关于时间的立体模型。不需要任何华丽辞藻,就像用朴素的积木搭出了人生的全景图。读者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那些为琐事烦恼的日夜,那些还没好好感受就消逝的时光,都在短短四行诗里得到了共鸣。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