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梦游仙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
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
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诲。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凡人梦游仙境的奇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四句是现实与梦境的转折。诗人自称本是尘世中的普通人("江上客"),却意外在梦中与仙境相遇("寤寐霄汉间")。这里用"牵迹在方内"形容被束缚在现实世界,与后文仙境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六句用绚丽的画面展现梦境。诗人踩着霞光登上云端("登霞首"),驾着闪电驱使神龙("电策驱龙光"),披着月光编织的金色披风("乘月披金帔"),连星星都化作他身上的玉佩。这些充满想象力的描写,把仙界描绘得既神奇又美丽。
最后六句写梦醒后的怅惘。诗人从美梦中突然惊醒("浮识俄易归"),发现真实的仙境遥不可及("真游邈难再")。结尾"流俗非我乡"直接点明主旨:喧嚣的俗世不是心之所向,渴望摆脱尘世束缚。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是梦中仙境的自由绚丽,另一方面是醒后发现求而不得的失落。这种反差生动表现了古代文人既无法脱离现实,又渴望精神超脱的矛盾心理。诗中"烟途俨鸾态""连星解琼珮"等画面,即使现代人读来也能感受到那种令人心驰神往的仙境之美。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