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腊大暖志之

岁晏风裂肉,今乃顿和柔。
玄冥在何许,而使威令收。
阴冰澌已泮,础柱汗交流。
敝扇出故箧,老体捐轻裘。
细人幸煦燠,君子深噍啁。
天地有正气,来往无停辀。
春蚕而冬敖,夏假而秋揫。
此候或云舛,厥證良不瘳。
念昔有名相,死人遗道周。
眷焉不敢忽,顾逮一喘牛。
彼诚知所职,岂伊调燮羞。
嗟予寡所恃,隔绝明与幽。
罪戾不自省,胡为忧人忧(同上书卷二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反常的暖冬景象,并借此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反常的暖冬(前12句) 腊月本该寒风刺骨,今年却突然温暖如春。诗人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反常现象:掌管寒冬的神明不知去向,屋檐下的冰凌融化,房柱渗出"汗珠"。人们翻出旧扇子,脱下厚棉衣。普通人为温暖天气高兴,而智者却感到忧虑。

2. 对自然规律的思考(中间8句) 诗人认为天地本有运行规律,四季应该分明。现在冬暖如春,夏热似秋,这种错乱就像人生病一样不正常。他联想到古代贤相看到路边冻死的尸体都会心生怜悯,连喘气的老牛都值得关怀,暗指当权者失职。

3. 个人感慨(最后4句) 诗人自谦能力有限,既不能沟通天地,又无力改变现状。虽然自己也有不足,但仍忍不住为百姓的苦难担忧,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全诗妙在: - 用"冰凌融化""柱子出汗"等生活化比喻写气候反常 - 通过对比"细人(普通人)"和"君子"的不同反应,展现深刻的社会观察 - 把天气异常比作人体生病,形象说明自然规律被打乱的危害 - 结尾的自我反思使批判更有力量,避免说教感

诗人通过描写异常温暖的冬天,实际上是在担忧社会秩序的混乱,体现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