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盖少卿晞之赵太平州

三釜果何乐,万钟岂云轻。
当知昔贤士,乃亲乃为荣。
忆昨使东淮,循陔兰芳馨。
维先司徒公,大篇宠其行。
喜我谐禄养,劝之力身名。
俛仰四十载,岁月何峥嵘。
髯卿世济美,中外稔践更。
勇退甫宴娱,起家俄诏徵。
秩真二千石,选授参陪京。
时哉春阳中,光风助严程。
歌廉盛襦袴,迎伋森旆旌。
矧伊太夫人,九十颜如婴。
朱轓从板舆,此乐谁能并。
缅怀平生好,相友真弟兄。
我今抱永慕,抚旧只怆情。
涂山古名邦,官府号太平。
故秋适淫潦,所至多疲氓。
政须事安集,未可施敲榜。
长江戍水犀,形势足干城。
时虽急规恢,不用邀功能。
君年壮於我,宏图在南溟。
报国岂忧晚,事亲宜竭诚。
道院日余暇,北堂庆方增。
戏彩供笑粲,捧觞寿期龄。
孝立忠亦遂,俗美政易成。
奏最亟归来,勿云厌承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卫泾写给朋友盖少卿的送别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生选择的态度 诗中开篇就用"三釜(微薄俸禄)和万钟(厚禄)哪个更快乐"引发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荣耀不在于官职大小,而在于能侍奉双亲、践行孝道。通过回忆盖少卿父亲(司徒公)当年教导儿子"既要奉养父母又要建功立业"的往事,点明全诗核心——忠孝两全才是圆满人生。

2. 送别时的暖心叮嘱 描写盖少卿九十岁老母亲("颜如婴")将随儿子赴任的场景,突出"母子同乐"的温馨。作为好友,作者给出务实建议:到任后要体恤灾民("淫潦"指水灾),不要急于立政绩;长江防线重在稳固而非冒进。这些嘱咐既体现对民生军务的见识,更显朋友间的真诚关怀。

3. 真挚的友情寄语 最后回归送别主题,用"戏彩供笑粲"(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鼓励朋友在公务之余多陪伴母亲。最动人的是结尾"奏最亟归来"——既说"等你政绩优异归来",又暗含"别让老友等太久"的双关,把家国情怀与个人情谊完美融合。

全诗亮点在于将大道理说得亲切自然:通过"母子板舆同行"的生活画面展现孝道,用"长江戍守要稳妥"的具体建议代替空泛勉励,最后落在"早点回来喝酒"这样接地气的约定,使严肃的送别诗充满人间烟火气。

卫泾

(?—1226)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