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天仙子》描绘了一位病后初愈的女子赏花时的细腻情思,全词通过精巧的意象展现了柔美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上阕以女子晨起梳妆开篇:她只化了淡妆,发间点缀着翠绿鸾鸟首饰,显得清雅脱俗。"约略"二字暗示她病体未愈的慵懒姿态。房间里青铜香炉飘着暗香,她倚着竹几,在沉香缭绕中读诗,恍如置身春日梦境——这里用"静华春梦"巧妙融合了现实与幻想,既写实又空灵。
下阕笔锋转向庭院蜡梅:初开的梅花像害羞少女般含蓄,而盛放的绛红色花朵则尽情展现娇媚。"中州风韵"指北方梅花的风骨竟在南方枝头重现,暗含对故土的思念。结尾处女子将兰花佩在身上,暮色中独对花影,愁绪与醉意交织——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仿佛看见她微醺的侧影,余韵悠长。
全词最妙处在于"物我交融"的写法:女子的病态与梅花的娇弱相互映衬,沉香的氤氲与诗意的朦胧彼此渗透,最终达到"人如花,花似梦"的艺术境界。词人用"暗香""蜡痕"等具体物象,将抽象的情思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画面,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带着药香的诗意忧伤。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