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窄鸳寻径。
怅红栏半角,挂春无影。
还记得、隔水幽坊,有唤酒轻盈,窥帘端正。
蓦地相逢,卿一笑、惹侬千恨。
到脸愁晕帕,唇语颤灯,坠欢重省。
而今旧瓶碍井。
算人随月远,梦与云近。
回首处、紫曲门荒,但亸凤辞钗,破鸾留镜。
换叶移根,应悔却、桃花心性。
又见在、银屏睡起,翠鬟不整。
怅红栏半角,挂春无影。
还记得、隔水幽坊,有唤酒轻盈,窥帘端正。
蓦地相逢,卿一笑、惹侬千恨。
到脸愁晕帕,唇语颤灯,坠欢重省。
而今旧瓶碍井。
算人随月远,梦与云近。
回首处、紫曲门荒,但亸凤辞钗,破鸾留镜。
换叶移根,应悔却、桃花心性。
又见在、银屏睡起,翠鬟不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刻骨铭心却最终破碎的爱情,像一部唯美又伤感的微电影。我们可以分三个场景来理解:
第一幕:甜蜜相遇(上阕) 开头像镜头特写:一只孤单的鸳鸯在狭窄小径徘徊,残缺的红栏杆暗示着不圆满。诗人突然想起从前,在河对岸的小楼里,有位姑娘——她撩开帘子时仪态端庄,喊人备酒时声音清脆。最动人的是"蓦地相逢"那一刻,她回眸一笑让诗人怦然心动,连她用手帕掩面害羞、在灯下低声说话的样子都成了后来反复回味的甜蜜。
第二幕:物是人非(中阕) 镜头切回现实:当年装酒的旧瓶如今扔在井边碍事,象征感情已成累赘。虽然人已像远去的月亮,但梦里却总觉得她近在云端。回到旧地,只见大门破败,只找到她留下的首饰和铜镜——就像离群的凤凰掉了发钗,破碎的镜子照出憔悴容颜。这里用"破鸾"暗指分离(传说鸾鸟见镜中影会悲鸣)。
第三幕:悔恨交织(下阕) 诗人自责当初像任性的桃花轻易移栽,毁了这段缘分。最后镜头突然转到当下:银屏风后,睡醒的女子鬓发凌乱。这个开放式结尾很妙,既可能是真实重逢,也可能是诗人的幻想,让整首词在怅惘中戛然而止。
艺术特色: 1. 通篇用对比手法:过去的明媚vs现在的荒凉,相遇的惊喜vs分离的痛苦 2. 善用生活小物件讲故事:红栏杆、旧酒瓶、铜镜都成为情感载体 3. 比喻新颖:把变心比作"换叶移根",用"桃花心性"形容爱情的不坚定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真实呈现了爱情从萌芽到凋零的全过程,那些细腻的细节(比如女子灯下颤抖的嘴唇)让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情这种甜蜜与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