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风菱

指江乡。
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
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
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
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
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江南水乡采摘菱角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菱角从采摘到风干的全过程,以及它独特的风味。

上片描绘采菱场景: 1. "一绳斜界"指采菱人拉绳划船在菱塘中穿行,"鞋角同尖"把菱角比作尖头绣花鞋,"弓腰比曲"形容菱角的弯曲形状,这些比喻既形象又充满生活气息。 2. "青翠堆满筠筐"展现丰收景象,"风檐高挂"写晾晒过程,"谗口不教尝"用拟人手法说晾晒时不让贪吃的孩子偷吃,充满童趣。 3. "销磨玉质,干透琼浆"写菱角在秋风中逐渐风干,质地变得坚硬的过程。

下片转入品尝环节: 1. 把风干的菱角比作消瘦的美男子(家令)和迟暮的美人(秋娘),"面目虽皴,腰肢尽细"用拟人手法写菱角干瘪的外表下藏着美味。 2. 最后词人自嘲与风干的菱角"最相当",既写菱角风味独特,又暗含人生感悟:虽然外表不起眼,但内涵丰富;虽然时光流逝,但甘甜滋味值得珍惜。

全词妙在: - 把普通农事写得充满诗意 - 用一连串新颖比喻(绣鞋、美人等)让菱角活灵活现 - 在描写食物中暗含人生哲理 - 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水乡生活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