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柳

复艚水落自潺湲,河柳青黄尚可攀。
圆月欲升先绚彩,莫烟回带稍留殷。
玲珑疑有楼台出,寂漠惟看鸦雀还。
摇落物情但如此,飘飘客子岂能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河边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传递出淡淡的羁旅愁思。

前两句写实景:河水退潮后缓缓流淌,岸边的柳树叶子半青半黄,枝条低垂仿佛在邀请人攀折。这里用"尚可攀"的拟人手法,让柳树显得亲切可人。

中间四句转入黄昏景致:月亮还没升起,天空已染上绚烂的晚霞;暮烟萦绕间还残留着些许红晕。诗人恍惚看见玲珑楼台在烟霞中若隐若现,但定睛只见到归巢的鸦雀,热闹的幻想瞬间回归寂静。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凸显出黄昏的神秘感。

最后两句点题:看着万物凋零的秋景,漂泊在外的游子怎能不心绪起伏?"飘飘"二字既写柳絮纷飞,也暗喻游子无根的状态,把景物与情感完美交融。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近处的河柳,拉到远方的晚霞,再特写归巢的飞鸟,最后定格在沉思的游子身上。通过"绚彩-寂漠""楼台-鸦雀"的对比,把秋日既绚烂又寂寥的特质,与游子既眷恋又孤独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