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轻松自在的江边生活画卷,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豁达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莫问前朝事,但看江上台"像在说:别总纠结过去的烦恼,不如看看眼前江边的亭台美景。这里用"前朝事"暗喻各种烦心事,劝人放下包袱,活在当下。
后两句"平明拾翠去,薄暮踏歌回"勾勒出一天的生活:清晨去江边捡拾翠鸟羽毛(古人一种雅致的休闲活动),傍晚唱着歌回家。两个动作"拾翠"和"踏歌"把悠闲惬意的生活状态生动展现出来,就像现代人周末去郊游野餐一样轻松愉快。
全诗用最朴实的日常场景,表达了"放下烦恼、享受生活"的智慧。就像今天人们常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只不过诗人把这份诗意就放在触手可及的江边漫步中。这种淡泊明快的生活哲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