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诗

佛氏苦戒酒,详见所译经。
谓人诸罪业,多以酒故成。
酒岂能造罪,心为物变更。
心空罪亦空,径造金仙庭。
今我举兹酒,聊救饥肠鸣。
虽云违佛戒,初匪堕俗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幽默轻松的方式探讨了佛教戒酒与个人欲望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开篇先讲佛教经典认为酒是万恶之源,很多罪过都是因酒而起。但作者马上提出质疑:酒本身不会犯罪,问题出在人心被外物影响。只要内心纯净,连"罪"的概念都会消失,直接达到超凡境界。

接着笔锋一转,作者说自己现在喝酒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虽然这行为违反佛门戒律,但初衷并不是为了放纵享乐。这里用"饥肠鸣"的生动描写,把喝酒的理由说得既实在又可爱。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用"酒"作引子,讨论"外在戒律"和"内心修为"的辩证关系;二是用自嘲的口吻,把严肃的宗教话题变得生活化。最后那句"初匪堕俗情"尤其精彩,既承认破戒,又强调自己精神境界不低俗,展现出一种"规矩要守,但也不必太死板"的智慧。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