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美好图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想象力。
前两句写景:房子北面是层层叠叠的青山,门前排列的山峰像在热情迎接主人。这里用"万叠青"形容山势连绵,用"巧相迎"把静止的山写得活灵活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后两句抒情:诗人觉得是老天爷可怜他这个穷书生,特意赐给他这座像王侯将相的城池般雄伟的群山。"百雉城"原指高大的城墙,这里比喻群山环绕如同天然城池,既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壮观,又暗含了诗人虽身处贫寒却拥有精神富足的满足感。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山景写得既大气又温馨,通过拟人手法让山水有了人情味,最后用"天公怜寒士"的想象,把自然馈赠升华为命运馈赠,表达了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