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蝉

水亭树树浓阴外。
西山夕阳将落。
抱叶吟风。
藏柯饮露,那是江湖飘泊。
开樽浅酌。
想人在犀帷,凄凉楼角。
只恐乡园,梧桐萧瑟数枝削。
秋光双鬓又老,念箨冠欹侧,曾负兰约。
木末溪边,高低断续,常伴峡猿皋鹤。
羁愁作恶。
是月冷灯残,翅寒声薄。
渐咽霜天,梦归何处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蝉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漂泊者的秋日愁思,充满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上片从黄昏的蝉鸣写起: 夕阳西下时,水边亭台的树荫里传来蝉鸣。这些抱叶饮露的蝉儿,就像江湖漂泊的游子。词人独坐小酌时,想到远方闺中人正倚楼望月,更担心故乡的梧桐已在秋风中凋零——这里用"梧桐萧瑟"暗喻家道中落。

下片转入人生感慨: 秋光催人老,词人自比歪戴竹冠的隐士,遗憾未能兑现隐居之约。回忆往昔在山林溪畔,蝉声与猿鹤为伴的逍遥日子。如今羁旅愁苦,就像月冷灯残时寒蝉的微弱鸣叫。最后以"梦归何处"的迷茫收尾,道尽漂泊者无枝可依的凄凉。

全词妙在"人蝉合一": 表面写蝉,实则句句关乎人生。蝉的"抱叶藏柯"对应人的江湖漂泊,"翅寒声薄"暗喻处境艰难,"梦归何处"更是直击游子心事。这种物我交融的写法,让普通的秋蝉成了承载情感的绝佳载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