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坡闻鹧鸪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黄昏的旅途场景,充满了漂泊的愁绪和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景:夕阳西下,秋草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鲜明,远处传来鹧鸪的啼叫声,而旅人还在赶路。这里用"苍茫"的落日和"明"亮的秋草形成对比,暗示着旅人内心的孤寂。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旅途艰辛:正在崎岖曲折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耳边又传来鹧鸪"钩輈格磔"的叫声。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桂江畔遭遇大雨,也在梅岭受阻无法回家的经历。这些意象都在强调旅途的艰难和漂泊的无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此刻听到鹧鸪的叫声,愁肠都要断了,只求今晚不要因为忧愁而再生白发。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旅途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通过鹧鸪的啼叫声串联起各个场景,把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旅人在外的艰辛和思乡之情。诗中"诘曲崎岖"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山路难行,而"肠千断""白发生"则夸张地表现了愁绪之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