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亭

半空烟雨有无间,碧玉屏开四面山。
我欲紫霄亭上望,吹笙人去几时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紫霄亭》,充满了诗意与想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和分析这首诗:

首先,从整首诗的场景设置来看,《紫霄亭》描绘的是一座位于半空中的亭子,四周环境复杂多变。开篇的“半空烟雨有无间”,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迷蒙而富有意境的画面:在雨中的半空中,烟雨交织,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这里的“有无间”,可以理解为雨中的景色变化多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呈现出一种动态的、连续的变化。

接着,“碧玉屏开四面山”,进一步描绘了紫霄亭周围的环境。四面被青山环绕,像是打开了一扇碧玉般的屏障,充满了自然与生机。这样的环境设定,不仅使得紫霄亭的位置显得极为独特,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自然世界。

然后,“我欲紫霄亭上望”,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站在紫霄亭上的强烈愿望。这里不仅是对美景的向往,也是对更高远视野的追求。诗人想要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浩渺。

最后,“吹笙人去几时还”,诗人用“吹笙人”这一形象,为我们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寻仙迹的意象。这里的“几时还”,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那吹笙人的期待,也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留恋。

总的来说,《紫霄亭》这首诗,通过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自然世界。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充满了深意与韵味,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吕声之

绍兴新昌人,字大亨。以能诗名。师陈傅良而友蔡幼学,同升太学。宁宗嘉定间历官宿松尉、平阳丞,终昭信军节度推官。有《沃洲杂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