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乡村的幽静趣味生动展现出来。
前两句先点明主题——这是关于"沧洲趣"(隐居之乐)的描写。诗人用"清溪对竹扉"这样简单的画面,立刻让人感受到乡村的清新:清澈的小溪正对着竹编的门户,一种质朴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乡村生活细节:窗边悬挂的薜荔藤蔓形成绿荫,溪水映照着蔷薇花的色彩;鸭子迎着船只戏水,山间的飞虫在细雨中穿梭。这些画面没有刻意修饰,却充满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听到溪水声、闻到花香、感受到细雨中的凉意。
最后两句把视线转向农事:蚕已成熟,傍晚时分农人剪完桑叶归来。这个结尾很妙,既点明了季节(春夏之交养蚕时节),又以"日暮"的余晖为全诗罩上一层温馨宁静的色彩。
全诗就像一组随手拍下的乡村短视频,没有宏大主题,但每个镜头都透着对平凡生活的热爱。诗人用"迎船浴""冒雨飞"等动态描写,让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用"水色受蔷薇"这样新颖的表达(溪水"接受"了蔷薇的倒影),赋予寻常景物诗意。这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举重若轻的表达,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郑明选
浙江归安人,一作福建侯官人,字侯升。万历十七年进士。知安仁县,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有《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