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洪武本高青邱姑苏杂咏,为傅沅叔题

少小住吴中,故事依稀能说。回想泰娘桥畔,负莺晨蟾夕。

亲栽弱柳早飞棉,丝鬓更谁惜。未到绿阴吟望,又沧桑一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作者对苏州旧时光的深情回望。

上阕(前四句)是记忆中的童年画卷: "小时候住在苏州,那些往事还模模糊糊能说出来"——开篇就像打开记忆的匣子。特别提到"泰娘桥"这个具体地点,清晨听黄莺、夜晚看月亮的生活细节,让江南水乡的日常变得鲜活起来。

下阕(后四句)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亲手种的柳树早已柳絮纷飞"——用柳树长大暗示时光流逝。"如今双鬓斑白,又有谁会在意呢"透着淡淡心酸。最令人唏嘘的是末句:还没等到柳树成荫好好欣赏,转眼间世事已翻天覆地。这里"沧桑"二字,可能暗指朝代更替(从元代到明代)的历史巨变。

全词妙在: 1. 用"弱柳飞棉"这样具体的物象,替代直白的岁月感叹 2. "莺晨蟾夕"四个字就勾勒出完整的水乡昼夜 3. 最后"一瞥"这个动作,把几十年光阴压缩成转瞬即逝的画面

就像我们翻看童年照片时,既怀念纯真时光,又惊觉岁月匆匆的心情。作者通过个人记忆的碎片,让我们感受到时间洪流中所有人的共同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