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赵裕卿酒

拟学粗豪去索尝,独醒岂易敌愁肠。
白衣终到东篱下,自是渊明等得忙(影印《诗渊》册一页一一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关于劝酒的诗,可以叫做《劝赵裕卿饮酒》。首先,我们可以从整首诗的结构和意境来理解。诗人似乎在劝诱赵裕卿放下一些顾虑,去享受饮酒的乐趣。接下来,我会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拟学粗豪去索尝”。这里的“拟学粗豪”,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要表现得豪放一些,不拘小节,大胆地去品尝酒的味道。诗人似乎在告诉赵裕卿,不要过于谨慎或拘束,应该放松一下,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

第二句:“独醒岂易敌愁肠”。这里出现了转折。“独醒”意味着保持清醒状态,不沉醉于酒中;“岂易敌愁肠”则是说这种清醒状态并不能轻易对抗内心的忧愁或困扰。诗人可能是在暗示,尽管清醒可能对抗外部的困扰,但内心的困扰却难以消除,饮酒或许可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

第三句:“白衣终到东篱下”。这里的“白衣”可能指的是赵裕卿或者诗人自己。而“东篱下”常常是中国文化中的隐逸象征,通常与饮酒和诗歌联系在一起。“终到”这个词似乎在表达一种经历或经历某种过程后的结果。可以理解为诗人或赵裕卿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扰后,最终选择了在东篱下饮酒,寻找解脱。

最后一句:“自是渊明等得忙”。这里的“渊明”指的是古代文人陶渊明的名字。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和酒文化爱好者。“等得忙”可以理解为等待的过程很忙碌或者很值得等待。诗人似乎在表达,像陶渊明那样的文人墨客,饮酒作诗是一种值得等待和忙碌的事情。他们在酒中寻找灵感和乐趣,这是一种值得投入和期待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劝酒的形式,表达了生活的困扰和内心的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寻找解脱和乐趣的过程。诗人通过描绘像陶渊明那样的文人墨客的生活方式,传达出一种豪放、自由、寻找乐趣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