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世家

亹亹谈先王,古今谁有得。施为虽绪馀,要在情不匿。

嗟彼三代后,沦胥入战国。翟璜闻一言,惭俛惭李克。

论材称权衡,轻重无物惑。吾心能如此,乃可任人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战国时期的魏国为背景,通过历史故事探讨用人之道。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四句先抛出观点:古人总爱空谈先王治国之道,但真正能做到的没几个。治国不在于喊口号,关键是要真诚不虚伪。

中间四句转入历史场景:周朝礼崩乐坏后,天下陷入战国乱世。这里用了个具体故事——魏国大臣翟璜被同僚李克批评后,立刻惭愧认错。说明真正的人才应该像秤砣一样公平公正。

最后两句是核心结论:只有自己内心像秤一样公正无私,才有资格选拔任用他人。诗人其实在借古讽今,暗指当时官场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政治道理,通过"秤砣"这个生活化的比喻讲明白。秤砣的特点是"认物不认人",诗人借此强调选拔人才必须公平。这种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的写法,既生动又有说服力,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作者对公平政治的呼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