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溪上

行尽苔阶碧甃长,早秋风味入思量。
蕙香半在空堂梦,荷雨多於别岸凉。
独夜玉弦知寂寞,旧愁湘月记微茫。
採江节晚秋心远,一舸轻颸过夕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初秋时节漫步溪边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淡淡的秋思与孤寂。

前两句写诗人沿着长满青苔的石阶行走,感受早秋的气息,引发思绪。"苔阶碧甃"的描写既点明环境清幽,又暗示这里少有人至。"早秋风味"四字巧妙地将季节转换时特有的清新与惆怅融为一体。

中间四句用具体意象表达内心感受:蕙草的香气萦绕在空荡的堂屋,像一场未做完的梦;对岸的荷塘雨声淅沥,更添凉意。夜晚独坐时,琴声传递着寂寞;望着水中朦胧的湘月,勾起旧日愁绪。这些意象都带着朦胧的美感,把抽象的"愁思"转化为可感的画面。

最后两句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采莲季节将尽时,秋意渐浓,心绪也随之飘远。诗人乘着小船,沐着微风,在夕阳中缓缓前行。这个结尾画面开阔,将个人情绪融入自然景象,既有物是人非的感慨,又带着超然物外的淡泊。

整首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苔阶、荷塘到空堂、弦月,最后定格在夕阳轻舟上。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巧的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秋日的静谧与淡淡的忧伤。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魅力所在。

徐宝之

徐宝之,字鼎夫,号西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预解试(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今录诗十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