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阳关图里,小邮亭掩映,几株杨柳。
翻忆横经重席处,文燄荡磨南斗。
几格云香,砚池波暖,傲兀寒毡久。
居然秩满,紫阳山色依旧。
因念海水桑田,前朝甲第,还似名园否。
开遍蔷薇春事老,榕树莺啼芳昼。
好制青衫,未添华发,起舞先生寿。
别离千里,一尊倒浣烟岫。
翻忆横经重席处,文燄荡磨南斗。
几格云香,砚池波暖,傲兀寒毡久。
居然秩满,紫阳山色依旧。
因念海水桑田,前朝甲第,还似名园否。
开遍蔷薇春事老,榕树莺啼芳昼。
好制青衫,未添华发,起舞先生寿。
别离千里,一尊倒浣烟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念奴娇》像一幅时光交错的画卷,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人生感慨。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开头到"紫阳山色依旧")是回忆过去的求学时光。诗人看到邮亭杨柳的景色,突然想起当年在学堂刻苦读书的场景——书桌上缭绕着墨香,砚台里温水微漾,虽然条件清寒但坚持苦读。最后通过"紫阳山色依旧"的描写,暗示虽然自己已功成名就,但青山依然如故。
中片("因念海水桑田"到"榕树莺啼芳昼")转向对世事变迁的思考。诗人用"海水变桑田"的典故,带出对前朝豪门宅院如今境况的疑问:那些显赫一时的府邸,是否还像当年名园般风光?接着用蔷薇凋谢、榕树下莺啼的画面,暗喻繁华终将逝去的自然规律。
下片("好制青衫"到最后)回归现实生活。诗人说自己还能穿读书人的青衫,尚未白发苍苍,依然可以饮酒祝寿。最后"一尊倒浣烟岫"的洒脱举杯,把离愁别绪都融进了远山云雾之中,表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时空的交织:眼前邮亭杨柳的实景、寒窗苦读的回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诗人用"文燄荡磨南斗"这样星辰作伴的苦读画面,与"开遍蔷薇春事老"的凋零景象形成对照,最终落脚在"起舞先生寿"的积极人生态度上,告诉我们:虽然世事无常,但保持读书人的本色,就能在变迁中找到永恒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