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值班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面对官场生活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京城初秋的夜晚,文人被催着写公文("藻思"指华丽的公文写作)。这里用"催"字暗示了公务的紧迫感。
中间四句用四个精巧的意象勾勒秋夜值班的画面:宫里的钟声传来,月光照在御史台("霜台"代指御史台);一片落叶伴着萤火虫飞过,一朵孤云载着雁群飞来。这些意象既写实又富有深意——"钟声"代表官场规矩,"月色"暗示清冷氛围,"一叶"和"孤云"则透露出文人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皇帝的诏书("紫书")下来时,应该会像当年汉武帝赏识司马相如(字长卿)那样看重我的才华吧。这里既有对仕途的期待,又暗含怀才不遇的忧虑。
全诗妙在将平凡的夜间值班写得如诗如画,通过"钟声-月色-落叶-孤云"的意象组合,把官场中既向往功名又渴望自由的心态表现得含蓄动人。特别是"一叶兼萤度,孤云带雁来"两句,落叶与流萤、孤云与归雁的搭配,堪称描写秋夜的经典画面。
钱起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