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花似匝。两点翠蛾愁压。人又不来春且恰。谁留春一霎。
消尽水沉金鸭。写尽杏笺红蜡。可奈薄情如此黠。寄书浑不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抒情诗词。从表面的词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作者深深的情感和微妙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步步来解读这首诗词。

首先,词以“花似匝”开始,似乎在描述春天的花朵。这里的“匝”可以理解为“这样”,表示花开的样子是如此美丽动人。然后,“两点翠蛾愁压”中的“翠蛾”可能是指美丽的眼睫毛或眉梢,“愁压”则描绘了作者的忧愁和压抑的情绪。这个开头可能暗示了词作者对于春天美景的感叹和对自身情感压抑的对比。

接下来,“人又不来春且恰”,可以理解为春天已经来临,但期待中的人却没有出现。这样的词句透露出词作者对某人的期待落空,以及对春天稍纵即逝的无奈心情。“谁留春一霎”表达出词作者对春天流逝无法挽留的伤感情绪。

接下来,“消尽水沉金鸭”,可以理解为在室内的香炉里燃烧着水沉(一种香料),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金鸭”可能是指香炉的形状。这里暗示了室内的氛围和室外春天的景色形成了对比,也许是一种等待的寂寞和空虚的感觉。

然后是“写尽杏笺红蜡”,“杏笺”可能是指用杏花皮制作的纸,“红蜡”则是红色的蜡烛。这里描述了词作者用精美的纸张和蜡烛写信,但却没有得到回应。“可奈薄情如此黠”,这里的“薄情”和“黠”可以理解为对对方无情或不回应的失望和无奈。

最后,“寄书浑不答”,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作者的失望和困惑,为何寄出的书信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美景和自身情感的对比,描绘了一种等待和期待中的失落和无奈情绪。词作者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流逝、对某人无情或不回应的深深忧伤。同时,也展示了词作者高雅的情感和微妙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