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 送周大尹

萧萧风雨歇,陡暑老凉肥,半清时节。
画船摇飏,江风澹、草青蘋黄叶。
仙郎去也,怅花县,清琴间绝。
凝望处,万里烟霄,人在九重天阙。
南云北斗双凫,隔白叟黄童,望归心切。
功名激烈。
漫懊恼,枳棘鸾凰栖屑。
东风漏泄,看紫诰文衣旌别。
壶浆候,春水帆归,明年三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一位姓周的官员(周大尹)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仕途的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 开篇用风雨停歇、暑热消退的初秋景象,营造出淡淡的离愁。江上画船轻摇,风吹草青蘋黄,画面清新却带着一丝寂寥。"仙郎"指周大尹,用"花县清琴"的典故暗赞他为官清廉。最后望着友人远去的身影,想象他将到达天子脚下的京城,既有祝福也有怅惘。

下片(后半部分): "双凫"典故暗指周大尹即将远行,百姓(白叟黄童)都盼着他早日归来。"枳棘鸾凰"的比喻很生动:凤凰本应栖梧桐,却落在荆棘丛中,暗指贤才被放到不合适的位置。但作者很快转为积极态度,想象明年春天友人将带着皇帝嘉奖的紫诰衣锦还乡,百姓们已备好酒水在春江边等候归帆。

全词亮点: 1. 善用对比:清凉秋景与热烈送别形成反差,眼前离别与未来重逢形成时间跨度 2. 比喻巧妙:用凤凰暂栖荆棘比喻贤才屈就,既形象又体现惋惜 3. 情感真挚:既有"怅望"的不舍,又有"壶浆候归"的期待,写出了百姓对好官的眷恋 4. 结尾留白:用"明年三月"的想象收尾,给人希望感

这首词最打动人心的,是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情谊:百姓对清官的真心爱戴,朋友对君子的真诚祝福。虽然说的是古代官场,但那种"暂时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的情感,今天读来依然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