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题芗林

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
两家地占西南胜,可是前人例姓杨。
石作枕,醉为乡。
藕花菱角满池塘。
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野趣的隐逸生活,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上阕开篇就说"别管是清江还是洛阳",意思是无论繁华都市还是乡野山林,只要心境平和,都能闻到一样的芬芳。这里用"香"字巧妙地把自然气息和精神境界融为一体。后两句提到两个姓杨的名士(可能指杨震、杨时),他们曾隐居的西南胜地,暗示自己和这些高士一样选择了远离官场的生活。

下阕具体描写隐居生活的惬意:以石为枕显随意,醉倒即眠见洒脱。池塘里开满荷花、漂着菱角,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最后两句说虽然没有皇宫里的霓裳羽衣曲助兴,但独鹤相伴反而更显自在,用"独鹤"这个意象突出了清高孤傲的品格。

全词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日常景物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淡繁华,安于平淡"的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生活不在别处,心安即是归处"。作者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环境,而在于内心是否知足常乐。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