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丁印存《方寸集》①(一九七五年)
昆山奇石天下无,剔透玲珑玉不如。
石丁妙得山川气,铁笔纵横皆如意。
不薄古人厚今人,心师造化存其真。
二纪长安人海中,亲传法乳遇粪翁(法乳,佛家语,谓师徒法嗣相传。)。
粪翁一旦归黄土,君家四散馀环堵⑴。
襆被归来幸无咎,一笑故态仍依旧。
我到长安不见君,差喜天涯如比邻。
祇恨白头相见难,何年把酒话悲欢。
石丁妙得山川气,铁笔纵横皆如意。
不薄古人厚今人,心师造化存其真。
二纪长安人海中,亲传法乳遇粪翁(法乳,佛家语,谓师徒法嗣相传。)。
粪翁一旦归黄土,君家四散馀环堵⑴。
襆被归来幸无咎,一笑故态仍依旧。
我到长安不见君,差喜天涯如比邻。
祇恨白头相见难,何年把酒话悲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为朋友石丁的印谱《方寸集》所写的题诗,通过赞美石丁的篆刻艺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用"昆山奇石"比喻石丁的篆刻作品独一无二,称赞他的印章比美玉更精巧,刀法纵横自如,仿佛能捕捉到山川的灵气。这里用自然界的奇石美玉来衬托艺术创作的精妙。
中间八句讲述了石丁的艺术传承和人生经历。他既学习古人技艺又勇于创新("不薄古人厚今人"),艺术源于自然又保持本真("心师造化存其真")。在长安(北京)生活二十多年,师从"粪翁"(可能指某位篆刻大家)学艺。老师去世后家道中落,但石丁安然回到故乡,依然保持着艺术家的本色。
最后四句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作者到长安却未能与石丁相见,欣慰的是虽相隔天涯却心灵相通。遗憾的是两人都已年老,不知何时才能把酒言欢,共话这些年的悲欢离合。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通过印章艺术这个载体,既赞美了朋友高超的技艺,又讲述了艺术传承的故事,更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人生感慨。诗中"一笑故态仍依旧"等句生动刻画了艺术家淡泊名利的品格,结尾的遗憾之情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