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向高岩,凭曲槛,抚孤松。为雕好句,快倾桑落玉壶空。借问庐山三峡,与此飞流溅沫,今日定谁雄。乞与丹青手,写入紫微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水调歌头》是对一场夏日暴雨景象的描绘,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抒发。下面,我来用现代语言解析这首词,希望能让你更好地理解它的魅力。
首句:“昨夜狂雷怒,鞭起卞山龙” - 这里的“狂雷怒”描述了昨夜暴雨前的雷声,就像鞭子抽打龙一般猛烈、威严。“卞山龙”指的是卞山上的龙,这里用龙的形象来形容卞山的气势,同时也暗示了即将来临的暴雨。
接下来描绘暴雨的场景: - “怪见朝来急雨,万木偃颠风” - “朝来急雨”指早晨突然下起了急雨,“万木偃颠风”则形容风雨交加,树木仿佛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 “试看潭头落涧,一片练波飞出,河汉与天通” - 诗人从潭水的角度来描述暴雨带来的景象:水从山涧直泻而下,就像白色的练带一样飞流直下,仿佛天上的银河都与大地相连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
午后天气的变化: - “向晚余霏落,巾已垫林宗” - “向晚余霏落”指傍晚时分,雨变得稀疏,仍有微雨落下。“巾已垫林宗”暗示诗人已经用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因为在暴雨中诗人待在户外,观察自然景象。
最后一节: - “向高岩,凭曲槛,抚孤松”描述了诗人站在高岩上,倚靠着弯曲的栏杆,用手轻抚着孤松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 “为雕好句,快倾桑落玉壶空”说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灵感全部倾注在写作中,仿佛一口气喝完了一杯桑落酒(一种葡萄酒),显示出诗人创作的激情。 - “借问庐山三峡,与此飞流溅沫,今日定谁雄”询问庐山的三峡,哪一处的瀑布更能和此处的瀑布相媲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叹。 - “乞与丹青手,写入紫微宫”则是希望有人能够将这些美丽的景象描绘出来,并且将这些画作呈给皇帝,让所有人都能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
整首词通过描绘暴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在观察中产生的感慨,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