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鱼

南有嘉鱼异,常趋四月期。
江天专伺至,烟网密争(四库本作罾)垂。
乍戏汀蘋末,初循水荇湄。
竞摇轻舴艋,宽罩碧涟漪。
占浦搜深藻,空波出素髭(四库本作鬐)。
数头馀赤(张本作玉)质,二色类银姿。
货鬻斯为切,鲜腴敢暇知。
青钱邀价值,华(盛本作茅)屋市新奇。
珠沫缘条煦,霜鳞逐刃堕。
扣颅琼聚骨,剖腋锦分肌。
味佐芳菘惬,香参苦笋宜。
羹瓯融腻玉,脍箸罥(原校:一作缕)寒丝。
湘鳝非吾偶,河鲂孰与夷。
荐新奚尚鲔,稔毒即殊■(鱼几)。
鲈讶休官易,鲭嫌醒酒迟。
自当频佐膳,所惜易过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食鱼》生动描绘了江南四月吃鱼的乐趣,从捕鱼到烹饪的全过程都写得活色生香。诗人用通俗的画面带我们体验了一场"鱼鲜盛宴"。

开篇先点明这是南方特产的嘉鱼,每年四月最肥美。渔民们早早就在江边张网等待,烟波中渔网密集如林。接着用特写镜头展现鱼儿游动的姿态:刚在浮萍边嬉戏,又绕着水草转圈,把小船都带动得轻轻摇晃。捕捞时,渔民会仔细搜索深水藻丛,突然银光一闪——鱼尾划破水面。

中间部分最有趣:市场上人们抢着买鱼,青钱叮当响,就为尝这口鲜。厨师处理活鱼时,鱼鳞像霜片般落下,鱼骨如琼玉,鱼肉似锦绣。搭配着清甜的蔬菜和苦笋,煮成浓白的鱼汤像融化的玉,切细的鱼片如透明丝线。

最后诗人调皮地比较各种名贵鱼:湘江鳝鱼不够格,黄河鲂鱼也比不上。还说吃鲈鱼让人想辞官归隐,吃五侯鲭(古代名菜)连醒酒都嫌慢。结尾感慨:这么美味的鱼就该多吃几顿,可惜季节一过就吃不到了。

全诗就像一部美食纪录片,把市井生活写得充满烟火气。最妙的是诗人用"琼骨""锦肌"形容鱼肉,用"腻玉""寒丝"比喻鱼汤,既形象又风雅,让人读着读着就馋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