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花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一作交)此物堪(一作也)收贮,应被豪门尽斸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一种叫"金钱花"的植物,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权贵。

前两句写金钱花很漂亮,名字也好听,在秋天里开得很茂盛。这里用"金钱"这个名字暗示了它和财富的关系。后两句突然转折:如果这种花真的能当钱存起来,恐怕早就被有钱有势的人连根挖走了。

诗人用这种假设的语气,实际上是在说:那些豪门权贵就像看到钱就眼红的人,见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就要占为己有。金钱花因为带着"金钱"二字,就成了诗人讽刺现实的工具。

整首诗妙在把植物特性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用轻松幽默的比喻,揭露了权贵们贪婪的本性。就像现在有人说"要是阳光能卖钱,资本家早就把太阳私有化了"一样,都是用夸张的说法来批判现实。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