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

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祈山入垄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儒将(文人出身的将领)奉命出征的场景,展现了文武双全的将领形象和边塞军旅生活的豪迈气息。

首联"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说这位将领刚被任命为统帅,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精通军事。"分阃"指受命统兵,"儒官"点明其文人身份。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军旅生活:春风中战旗招展,将士们在原野上围猎训练;冬夜里顶着风雪返回军营。又通过"洮水从岷下,祈山入陇平"的壮阔山水,暗示行军路线和战场的辽阔。

尾联"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特别有意思,说知道这位将领既能提笔写文章,又能起草军报传递边疆战况,既呼应了开头的"儒官"身份,又展现了文人将领的独特魅力。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春猎、夜归)、虚实相生的手法(实写军营生活,虚写行军路线),塑造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儒将形象,在雄浑的边塞风光中透着一股书卷气,这在古代边塞诗中别具一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