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禁烟雾风月翠绿眉舞八字)

态度脂韦不自持,对人无柰小腰肢。
好于彭泽归来日,瘦似章台别去时。
隐隐轮蹄端不恶,深深亭榭最相宜。
流莺百啭春光老,拟折柔条寄所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柳树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形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首句“态度脂韦不自持,对人无柰小腰肢”描绘了一棵姿态婀娜、柔美多姿的柳树。这里的“脂韦”指的是柳叶的油润光泽,“小腰肢”形容柳树的纤细外形。诗人用“不自持”和“无柰”来表达这棵柳树对周围的一切有着十分吸引人的姿态,即使面对外界的变化也难动摇其优雅的姿态。

接下来的两句“好于彭泽归来日,瘦似章台别去时”分别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东晋时期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故事,一是《战国策》中的“章台柳”的典故。这里诗人用“彭泽归来日”的意象,表达了柳树在春天复苏、生机勃勃的姿态,就像陶渊明陶醉于田园生活的那份闲适;而“章台别去时”则描绘了柳树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纤瘦,就像昔日章台上的柳树在离别时的柔美。诗人以春柳和秋柳的不同形象,展现了柳树随季节变化而展现出的不同风姿。

“隐隐轮蹄端不恶,深深亭榭最相宜”两句描绘了柳树周边的环境,隐含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诗人认为柳树不仅适合种植在深邃的亭台楼榭之中,也适合与行人(轮蹄)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最后一句“流莺百啭春光老,拟折柔条寄所思”写出了春天将尽时,黄莺在柳树上欢快鸣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诗人想要折下一枝柳枝寄托自己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美好时光渐行渐远的伤感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不同季节的形象描绘,展现出一幅幅春来秋去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美好景色的欣赏之情。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