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壁留诗志何大,可怜太华老图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两个历史人物的对比,暗含对人生志向与现实的思考。

前句"苏壁留诗志何大"说的是苏轼在墙壁题诗的故事。苏轼被贬黄州时,在赤壁写下豪迈诗词,展现了他虽遭贬谪却依然胸怀大志。这里的"志何大"三字,突出表现了文人即使身处逆境仍保持的远大抱负。

后句"可怜太华老图南"写的是陈抟(号图南)隐居华山的故事。这位道家高人本有济世之才,却选择在华山隐居修道。"可怜"二字透露出作者对他放弃仕途的惋惜,也暗示这种选择未必不好。

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一个在逆境中依然积极用世,一个看破红尘选择归隐。诗人没有直接评判哪种选择更好,而是留给读者思考空间——人生到底该坚持理想还是顺应现实?这种开放式命题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全诗仅14个字,却通过两个典型事例,引发读者对人生抉择的深层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特色。

张士逊

(964—1049)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罢,出判许州,徙河南府。宝元初,复入相,封郧国公。康定年间,朝廷多事,机务悉委之,但无所建明,为谏官韩琦所论,封邓国公致仕。卒谥文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