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孤山探梅

山瘦拖青,雪残堆白,里湖绝好冬姿。
记苍根古藓,有几本寒梅。
正堤曲、商量放棹,夕阳迎客,红迤桥西。
笑东风,情性先花,依旧南枝。
凝喑冻雀,算今番、消息差迟。
认屐底苔香,襟头酒晕,长忆当时。
总为素心人远,钟声懒、不度明漪。
觅空亭芳迹,除他孤鹄谁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的是冬日孤山探梅的幽静画面,充满怀旧与孤独感。

上片写景: 开头用"山瘦""雪残"勾勒出冬日清冷的山景,湖面映着冬日的独特风姿。老梅树长满青苔,弯曲的堤岸旁,夕阳把桥西染红,仿佛在迎接游客。东风似乎也懂人情,依旧吹向南边的梅枝——这里用拟人手法写东风"有情",暗示梅花即将开放。

下片抒情: 冻僵的麻雀不叫了,暗示探梅时机或许稍晚。诗人踩着带苔香的木屐,衣襟沾着酒渍,回忆起从前赏梅的时光。现在因为知心人不在,连钟声都懒得掠过湖面。最后以孤鹄作结:在空亭寻觅梅花踪迹的,除了那只孤独的水鸟,还有谁能懂这份心境呢?

全词妙处在于: 1. 用"瘦山""残雪"等冷色调景物烘托孤寂氛围 2. 通过东风、冻雀等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以情感 3. "屐底苔香""襟头酒晕"等细节充满生活气息 4. 结尾的孤鹄与题目"孤山"形成双重孤独,余韵悠长

本质上是在写:冬日寻梅本为雅事,却因故人不在而倍感凄凉。这种物是人非的怅惘,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