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寺

古寺饶苍苔,断础委蔓草。
秋高木叶深,霜重池荷老。
日光穿云来,竹色不可扫。
世代成古今,恻然伤怀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古寺的秋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前四句用"苍苔""断础""蔓草"等意象勾勒出寺庙的破败:石阶长满青苔,残破的柱基被野草缠绕,深秋的落叶堆积,池塘里枯萎的荷叶挂着白霜。这些细节像特写镜头,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废弃寺庙的荒凉。

五六句突然出现亮色:阳光穿透云层照射下来,但青翠的竹影却扫不去(暗示落叶太多)。这个转折很巧妙,阳光本应带来生机,却更反衬出寺庙的寂寥。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看着寺庙从香火鼎盛到破败废弃,就像目睹时代更替,让人不禁心生悲凉。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恻然伤怀抱"这个动作,让读者感受到他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力感。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破败的寺庙几个特写,然后镜头拉远展现秋日全景,最后定格在诗人怅惘的背影上。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让抽象的时光流逝变得具体可感,普通读者也能通过画面体会到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

张治

(1488—1550)湖广茶陵人,字文邦,号龙湖。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世宗即位,成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入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常以兵弱民穷而天下干耗、经费无纪为忧。对人态度平易,喜奖掖士类。有《龙湖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