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蒙冲 一作:艨艟)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注释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江边春水和巨舰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顺应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前两句写景:昨夜一场春雨让江水大涨,原本笨重的大船现在像羽毛一样轻飘飘浮在水上。这里"春水生"暗指时机成熟的条件,"巨舰"比喻我们想做的大事。
后两句说理:以前江水浅时,人们白费力气推拉大船(比喻勉强做事很吃力);现在水位够了,船不用推就能自由航行(比喻条件成熟时做事轻松)。诗人通过这个对比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蛮力,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利用客观条件。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景象讲人生智慧,把抽象道理变得生动具体 2. 对比手法强烈:之前"枉费力气"和现在"自在行"的鲜明反差 3. 鼓励我们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学会借势而为
就像现在创业要抓住市场风口,学习要选对方法一样,这首诗提醒我们: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比盲目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