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钟山望庐山

庐岳亭亭翠万重,悬泉千尺挂飞龙。
石钟山下江如镜,映出青天五老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石钟山上远眺庐山时的壮丽景色,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

前两句写庐山本身的美景:第一句"庐岳亭亭翠万重"用"亭亭"形容庐山挺拔秀美的姿态,"翠万重"则描绘出层层叠叠的苍翠山色。第二句"悬泉千尺挂飞龙"把瀑布比作悬挂的飞龙,既写出瀑布的高悬之势,又赋予其动态美感。

后两句写江面倒影的奇妙:第三句"石钟山下江如镜"突出江面的平静清澈,为下文铺垫。最后一句"映出青天五老峰"是点睛之笔,通过江面这面"镜子",不仅倒映出蓝天,连庐山的五老峰也清晰可见,虚实相映成趣。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远山的巍峨,又有飞瀑的灵动,还有江面的静谧,最后通过巧妙的倒影描写,将天地山水融为一体。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精准捕捉,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种以景传情的写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怀。

张治

(1488—1550)湖广茶陵人,字文邦,号龙湖。正德十六年会试中式,世宗即位,成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入为文渊阁大学士,进太子太保。常以兵弱民穷而天下干耗、经费无纪为忧。对人态度平易,喜奖掖士类。有《龙湖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