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繁华都市的盛况,同时暗含了诗人渴望被赏识的微妙心理。
前两句"歌钟声传遍海边要地,这座管理严密的城池是历史名城",用热闹的钟声和"镇海隅"的形容,展现城市的重要性和繁华景象。"鞅掌"原指忙碌,这里暗示城市治理有序。
后两句笔锋一转:"不知道在三千门客之外,是否还能收留我这样的食客?"这里用了战国典故——春申君有三千门客穿珠履,侯嬴是受信陵君礼遇的隐士。诗人以"寄食"自比,既谦虚地表示自己才能有限,又透露出希望得到重用的期待。
全诗妙在将城市气象与个人情怀自然结合,用热闹的都市反衬自己的孤独,用历史典故婉转表达求职之意,既展现了文人的风骨,又不失含蓄委婉。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