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怀古三首 其二

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
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合肥的历史变迁,充满时空交错的画面感。

前两句写曹操当年训练弓箭手的高台(教弩台),如今已变成佛寺。一个"今为"瞬间把读者从三国战场拉到香火缭绕的佛门净地,形成金戈铁马与晨钟暮鼓的强烈对比。

后两句更妙,看似平淡地提到东门小桥,却突然插入"曾飞吴主骑"——原来这座普通小桥,当年孙权(吴主)曾骑马飞驰而过。一个"飞"字让静态的小桥突然活起来,仿佛能看到战马扬尘的历史瞬间。

全诗就像两个历史快闪镜头:曹操的军事基地变成寺庙,孙权策马的小桥如今安静如常。诗人通过这种古今对照,让我们感受到:再轰轰烈烈的历史,最终都会归于平静,而那些看似平凡的角落,可能藏着惊心动魄的往事。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吴资

生平无考。《舆地纪胜》卷四五《庐州》与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六、卷一一收其《合肥怀古》诗3则,疑皆为一首诗之残文,《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