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黔苗竹枝词》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贵州苗族姑娘的独特美。
前两句写服饰:姑娘穿着半截青色绣花袖子的上衣,层层叠叠的短裙轻盈飘逸,虽然单薄却丝毫不怕寒冷。这里通过"织锦襕""百叠"等细节,既展现了苗族服饰的精美工艺,又暗示了姑娘的灵巧身姿。
后两句突然转向浪漫想象:姑娘头上插着一把梳子,梳子仿佛带着她飞上了月亮。诗人用"黑牡丹"这个比喻,既点出姑娘健康的小麦肤色,又赋予她牡丹般高贵的气质。把月亮比作"昆仑月",更添一丝神秘色彩。
全诗妙在虚实结合——前半写实,后半写虚,从日常服饰突然飞跃到神话般的意境。既真实记录了苗族姑娘的装扮特色,又通过大胆想象,把普通梳子变成登月神器,让一个勤劳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瞬间化身为月宫仙子。这种从平凡中见神奇的写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舒位
(1765—1815)顺天大兴人,家居苏州,字立人,小字犀禅,号铁云。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家贫,游幕为生。从黔西道王朝梧至贵州,为之治文书。时勒保以镇压苗民在黔,赏其才识,常与计军事。勒保调四川为经略,镇压白莲教军,招之往,以母老路远辞归。性情笃挚,好学不倦,为诗专主才力,每作必出新意。亦善书画。有《瓶水斋集》及杂剧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