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飞鹊 芙蓉次韵张荃

仙云堕无影,霞艳霜霏,墙外抱恨依依。
依稀玉女前头过,蝶梦尚绕芳枝。
萧萧秋风里,念陈王仙去,谁赋川妃。
络纬辛苦,自更深、长伴鸣机。
惆怅空斋无俚。
前度忆秋娘,曾是牵衣,曾是斜阳影里。
隔花微羞,半面遥窥。
年年秋雨,甚如今、倍更歔欷。
怕晚来风恶,瑶华荏弱,心事终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芙蓉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层层递进,描绘了一段充满遗憾的追忆。

上片以芙蓉花起笔,用"仙云""霞艳"等词营造出梦幻般的唯美氛围,但立刻用"抱恨依依"点出遗憾的基调。随后通过"玉女""蝶梦"等典故,暗喻美好却易逝的情缘。秋风萧瑟中,词人联想到曹植与洛神的故事,暗示自己与所念之人天人永隔。纺织娘(络纬)的鸣叫声与织机声交织,强化了长夜孤寂的意象。

下片转入直接抒情。"空斋无俚"四字道尽寂寞,引出对"秋娘"(代指心上人)的回忆。三个"曾是"的排比,像电影闪回般重现当初相遇时的心动瞬间:牵衣的亲密、斜阳下的邂逅、隔花偷看的羞涩。但"年年秋雨"的现实将美好回忆击碎,"歔欷"(抽泣)二字直白道出如今的悲痛。结尾三句最令人心碎:既怕夜风摧残柔弱的芙蓉(瑶华),更怕自己的一片痴心终究落空,将全词的惆怅情绪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处处写花而句句关情,把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芙蓉花的怜惜完全交融。那些欲说还休的细节(牵衣、偷看)、古今交织的典故(曹植、洛神)、以及风雨花影的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既唯美又哀伤的意境世界。最打动人的是那份"明知不可为而心向往之"的执着,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共情这种爱而不得的永恒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