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贻匡绪法师

口宣微密不思议,不是除贪即诫痴。
祗待外方缘了日,争看内殿诏来时。
周回海树侵阶疾,迢递江潮应井迟。
必竟懒过高坐寺,未能全让法云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匡绪法师的形象,展现了佛法智慧与世俗生活的微妙关系。

前两句说法师讲经时言语精妙,内容深奥难测,但核心思想无非是教人戒除贪欲和愚痴。这里用"口宣微密"形容法师讲经的玄妙,又用"不是除贪即诫痴"点明佛法的本质其实很朴素。

中间四句形成对比:外面的人还在等待机缘成熟来听法,而朝廷的诏书已经传到内殿,说明法师德高望重,连朝廷都重视。接着用海树快速生长到台阶边、江潮迟迟才映到井中这两个意象,暗喻佛法传播的速度和广度。

最后两句写法师的谦逊:他必定是懒得去高坐寺(当时的名寺),但也不愿完全让法云师(可能指另一位高僧)专美于前。这里既表现了法师淡泊名利,又透露出他对自己修行境界的自信。

全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高僧风范,既有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佛法既高深莫测又贴近生活的双重魅力。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