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此调多以入声协律,偶易去上声,并多余韵
倦怀谁理。
渐金猊篆冷,壁镫孤倚。
数漏尽伫尽明蟾,恨繁籁疏林,教人无寐。
点检闲愁,忍都付蠹痕残字。
忆铜街唤马,玉指调笙,早拚轻弃。
韶光也知似寄。
黯花风廿四,荃艳情味。
念只念芳草侵阶,便绿向天涯,几时千里。
漫解红囊,剩悄向琴边凝睇。
甚啼鹃唤春去后,夜寒如水。
渐金猊篆冷,壁镫孤倚。
数漏尽伫尽明蟾,恨繁籁疏林,教人无寐。
点检闲愁,忍都付蠹痕残字。
忆铜街唤马,玉指调笙,早拚轻弃。
韶光也知似寄。
黯花风廿四,荃艳情味。
念只念芳草侵阶,便绿向天涯,几时千里。
漫解红囊,剩悄向琴边凝睇。
甚啼鹃唤春去后,夜寒如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孤独的人在深夜里的愁绪,像一幅细腻的内心自画像。
上片从夜晚的场景切入:香炉里的熏香冷了,灯影孤零零映在墙上,听着更漏声数到天亮,月光照进来,风吹过稀疏的树林发出声响,让人睡不着。这些细节描写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主人公翻检着旧书信,想起从前在繁华街市骑马游乐、听佳人弹琴唱歌的日子,但这一切都早已被自己轻易抛弃了——这里透露出对过去放纵生活的悔意。
下片转向对时光的感慨:春光就像暂时寄存在人间的过客,二十四番花信风过后,那些芬芳就消失了。最让人挂念的是阶前蔓延的芳草,就算绿遍天涯,又怎么能到达千里之外呢?这里"芳草"可能暗指思念的人。最后打开红色的香囊,默默对着琴发呆,用杜鹃啼叫、春夜寒凉的意象,把孤独感推向极致。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冷掉的香炉、孤灯、风声、月光、旧信件、芳草、琴和香囊,这些具体事物串联起主人公的失眠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美好易逝却无力挽留"的无奈,以及"思念蔓延却无法抵达"的惆怅,很容易让现代人联想到自己那些失眠时翻涌的回忆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