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西山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喧呼谿鸟惊,沙上或骞翥。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天还没亮时就匆匆赶路的孤独旅程,充满了对前路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

1. 游子的孤独与迷茫 诗的开头就点出游子内心的矛盾:他满怀心事,却找不到可以分享的人;眼前是漫长的旅途,只能趁着夜色独自赶路。这里的“赏心杰无路”既指物理上的道路难寻,也暗喻人生方向的迷茫。

2. 旅途的艰辛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赶路的场景:松树和竹林间的小路弯弯曲曲,天还没亮,四周一片昏暗。远处传来村庄的狗叫声,暗示有人烟,但游子只是匆匆路过,无法停留。疲惫的马儿想喝山涧的泉水,旅人的衣服被寒霜打湿——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辛苦。

3. 自然与心境的呼应 诗中自然景物和游子的情绪紧密相连:溪边的鸟被脚步声惊飞,沙地上的鸟扑棱着翅膀(“骞翥”就是飞起来的意思),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和游子的形单影只。而东边山上升起的月亮(“娟娟”形容月光柔美),照亮了游子孤独的归心——他可能正在思念家乡,或思考未来的方向。

整首诗的魅力 它没有直接说“我很想家”“路上好累”,而是通过夜色、山路、犬吠、霜露、惊鸟、月光这些具体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游子的孤独与坚韧。我们仿佛能看见那个在朦胧晨光中骑马独行的人,听到马蹄声惊飞宿鸟的瞬间,体会到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含蓄而真实的描写,让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依然能被触动。

沈颂

沈颂,生卒年不详,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玄宗朝,官无锡尉。《全唐诗》存诗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