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太守所赠韵自遣

昔年为学莫参回,肯羡渊明归去来。
金榜题名联二甲,黄门忝职近三台。
经纶济世诚何补,献纳涂归愧不才。
越自谪居江海远,几回飞梦上金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回顾自己人生经历的自白,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仕途起伏的复杂心境。

前四句是"回忆录":年轻时一心求学不走弯路,也不羡慕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来成功考取进士(金榜题名),在重要部门任职(黄门指官署,三台指高位)。这里用"肯羡""忝职"等词,透露出当初的自信与抱负。

中间两句转折:虽然掌握治国之策(经纶济世),却自觉对社稷无大贡献;虽然经常给皇帝提建议(献纳),却惭愧自己才能不足。这种自我反思很有现代职场人的既视感——明明很努力,却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最后两句最动人:自从被贬到偏远之地(谪居江海),却总在梦里回到朝廷(金台)。就像今天被调离总部的高管,虽然身处外地,心里还惦记着权力中心。这种"身在江湖,心在庙堂"的矛盾,把古代文人的仕途情结写得入木三分。

全诗像一封穿越千年的职场日记,让我们看到:古代官员和现代人一样,会为事业成就焦虑,会对职场挫折感慨,会做"重回巅峰"的梦。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