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答曹秋岳侍郎

明月前溪,石桥西曲,半生辜负江南。
笑去家王粲,度岭罗含。
随了燕山雁婿,云树外、又挂征帆。
龙沙远,貂裘敝也,积雪层岚。
难堪。
东阳瘦尽,任遍搅筝琶,曲巷谁探。
谱晓风词句,柳七空惭。
赢得天涯归梦,夜夜里、吹度澄潭。
归飞鹤、而今便应、借取卢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江南故乡的深情回望,同时夹杂着对仕途疲惫的感慨。全词以"明月""石桥"等江南意象开篇,道出半生辜负江南美景的遗憾。"笑去家"四句用王粲、罗含的典故,自嘲像他们一样离乡背井,像大雁般随夫婿(暗指为官)辗转各地。"龙沙远"三句写塞外苦寒,貂裘破旧,暗示仕途艰辛。

下阕"难堪"直抒胸臆,用"东阳瘦"典故说自己憔悴不堪。"任遍搅"四句写纵有才情(弹琴作曲),却无人赏识,连写"晓风残月"的柳永都要自愧不如。最后"赢得"五句最为动人:漂泊多年只换得夜夜梦回故乡,想象自己如仙鹤飞越澄澈潭水归去,借用卢耽化鹤的典故,表达急迫的归乡愿望。

全词妙在将思乡情、仕途倦、怀才不遇糅合在一起,用"雁婿""柳七"等典故自然化入白话般的词句中,既有文人词的雅致,又不失口语的流畅。特别是结尾"夜夜里"的重复和"归飞鹤"的想象,把那种魂牵梦萦的乡愁写得如在眼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